近日,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中心陈国刚教授团队在化学领域TOP期刊《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》(中科院1区TOP,IF=9.7)发表了题为“Effect of cold plasma synergistic ultrasound-assisted enzyme treatment on the improvement of hygroscopicity and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jujube powder”的原创性研究论文。
红枣粉在贮藏期间极容易吸湿结块,影响其商业价值,本研究充明晰了红枣粉贮藏期间的糖分物质基础和吸湿成因,并探究了酶处理 (EZ)、超声辅助酶处理 (US-EZ)、低温等离体子体辅助酶处理 (CP-EZ)对真空微波干燥 (MVD)红枣粉脱糖效果、营养品质和物理特性的影响。结果表明,红枣粉中的果糖和葡萄糖是引起吸湿的主要物质,而预处理能够不同程度改变红枣的细胞结构,微孔和海绵结构的形成促进了酶处理过程,降低了还原糖和可溶性单糖的含量,尤其是葡萄糖和果糖,从而降低样本的亲水性和吸湿强度。联合处理CP-US-EZ组表现出最高的生物活性物质含量、抗氧化能力,且Vc的保留率 (96.27%)最高,对于枣粉颜色的变化没有显著影响。总之,本研究为解决红枣粉体贮藏期间吸湿问题提供了新思路。
维多利亚vic003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中心的2023级硕士研究生曾晨璐为论文第一作者,程少波副教授和杨晚婷讲师为共同通讯作者。文章得到了兵团科技计划项目(2022ZD017)的资助。据悉,维多利亚vic003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中心主要围绕新疆特色果蔬贮藏保鲜、冷链物流与精深加工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。
初审:郭敏瑞、曾晨璐
复审:李孟琪
终审:单春会